每年陰歷正月和七月兩次演出,每次演出前舉行開箱儀式,備上”刀頭(煮熟的方正豬肉)“一塊,相應的果品、香、蠟、紙、炮,在神頭的帶領下,打過”素壇 “(跨過投入燒燃正旺和煤團的容器)的地戲演員依次到神前禮拜后,神頭在供桌前燒香化紙,希望神保佑全村老幼四季平安、五谷豐登、六畜興旺、放炮后開箱儀 式結(jié)束。
屯堡手工臘染
翹翹鞋
屯堡茶
”異鄉(xiāng)河山依舊好,夢里江南何時還“?屯堡人今天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堅守,其實是骨子里,血液里對故園的那份思念、那份懷想。
有一份鄉(xiāng)愁,具體到屯堡,變成了一件用來穿在身上的鳳陽漢裝,一副用來戴在臉上的白楊面具。
屯堡的天空被電線分割,在天與地之間,剩下的是:西南對江南的守望,江南對西南的回眸。
每上大年三十早上,黔地屯堡的有些人家,還會在自家大門兩邊,張貼一幅令人無限惆悵的大紅春聯(lián);而一種流失的鄉(xiāng)音和服飾,至今仍然回蕩在貴州的青山綠水里。
2007年大年初二,200多名身著鳳陽漢裝的天龍屯堡小孃孃們,打出長長的紅布標、成梯形陣勢排開,面對南京方向,齊聲高喊:”南京的父老鄉(xiāng)親們,我們在用遠的貴州,向你們拜年了!“
每一記喊聲都在翻山越嶺,每一記喊聲在嘶聲裂肺,每一記喊聲都將直達南京那片土地。那天,整個鎮(zhèn)子的人們?nèi)坑砍黾议T,聚集在龍眼山下,聽聲聲呼喚,止不住熱淚滂沱。
這是一片葉子對根的情意。
(部分文字采用:蘆忠子、卓文江、帥學劍。在此深表感謝。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sanmuled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