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和印度人是很有故事,很有趣的,My favorite!印度人身上有很多讓人著迷的地方,比如他們用手吃飯(這樣可以節(jié)約很多筷子),比如他們上廁所不需要用廁紙(我始終不明白他們是怎么做到的,衛(wèi)生紙在印度估計銷量很低),比如他們很多人吃素食卻可以長得很粗壯。印度經濟雖然不景氣,教育狀態(tài)一般,印度人卻給人以很有涵養(yǎng)的感覺。他們不溫不火,卻也不軟弱。在船上菲律賓人大概是最多的,他們沒有自己的準則,慣于服從主子的意愿。印度人同樣做著跟菲律賓人一樣的工作,但他們有自己的一套,他們對主子的要求做有限度的配合,觸及他們底線,他們會要你:leave me alone!也許印度人的哲學水平生來就很高吧,他們能生存于最艱苦、臟亂的生活條件中卻仍然安居若素。他們很像他們尊重的神牛那樣,無論馬路上有什么大車、小車,牛兒只管慢悠悠的在路上散步。當然印度人更有惹人煩的一面,被人叫做“阿三”也不是無緣無故的。
印度人和印度給人很貧窮的感覺,我曾有過兩個印度室友,他們卻都比我富有。他們都有別墅、汽車,家里甚至還請了阿姨。結婚還在大教堂里舉行隆重的典禮,整得跟豪門一樣。我曾經跟大多數(shù)人一樣對印度人和印度持很排斥的看法,曾經去過的幾個印度城市也給我極差的印象。我沒到印度之前,不知道地球可以被人類糟蹋成這樣滿目蒼夷。
也許我對印度的成見寫在了臉上吧,有人特意要讓我認識一下別樣的印度和印度人。我在孟買的時候想出去逛,卻一個熟人都沒約到,只能一個人上路。在門口打的卻無意中遇到一個餐廳的印度餐廳服務員,他很熟悉孟買,還很愿意當我向導。帶我去看了印度門,請我吃了印度的椰子。單喝椰汁和連帶吃椰肉的價格在這里是不一樣的,讓我漲了點姿勢。那里人超多,很多印度人估計也是從外地趕來觀光的。還去看了印度街頭的板球賽,去參觀了印度的小商品市場。后來還請我去吃手抓飯,我說飯還是我請吧,你帶我去飯店就好了。結果我也入鄉(xiāng)隨俗拿起餅子吃手抓飯。平常在船上我是從來不吃咖喱的,一看那樣子就沒食欲,那次也弄了點來吃,發(fā)現(xiàn)原來味道也還不錯。吃到中途,他才告訴我,印度人吃飯要先洗手,我這才明白他剛才跑到人家廚房去干什么。這家伙,你不說我怎么知道可以跑進廚房凈手呢?中國人即使用筷子吃飯,正常不也是要洗了手才吃飯的嗎?!飯后結賬,這家伙還擺闊要給服務員小費,當然最后是我買的單,我出的小費。印度和歐美一樣興給小費嗎?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sanmuled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