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拿到畢業(yè)證不是女大學生“失聯(lián)”理由
時間:2017-08-06 12:21 來源:川北在線原創(chuàng)(guangyuanol.cn) 責任編輯:毛青青
沒拿到畢業(yè)證不是女大學生“失聯(lián)”理由
大學畢業(yè)生離校距今有一個月了,然而南京某大學的畢業(yè)生小葛卻在離校后,刻意不與家人聯(lián)系。身在東北老家的父母對她下落不明寢食難安。7月底,父親葛師傅到仙林派出所求助。民警經(jīng)四天查找,8月3日晚終于找到小葛。原來,她因沒拿到畢業(yè)證無顏回家鄉(xiāng),自離校后就拖著行李游蕩在學校周邊(8月5日揚子晚報)。
既然知道由于自己學習不努力,掛科太多拿不到畢業(yè)證。而且,知道拿不到畢業(yè)證無顏見爹娘,那就應該操心學習,少玩手機,少去泡網(wǎng)吧。那就應該把心用在學習上,那就不應該讓考試掛科,那就得下定決心把學習當作頭等大事,那就不該整天混日子,那就更不該與父母“失聯(lián)”,那就更不應該讓父母日夜為自己擔憂。
作為女大學生,應當懂得什么事能做,什么事不能做。如果連這些基本常識都不具備,又怎么能勇于擔當家庭和社會責任與義務?上大學的主要目的是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積累,以便回報父母和社會。如果上幾年大學還是那么不懂事,那就值得懷疑究竟在大學校園里做了些啥?父母辛辛苦苦掙錢供自己上大學,那就應該發(fā)奮努力學習,那就應該用知識改變命運,絕不應該浪費那么多的寶貴時間。
高爾基先生說:“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。”他還說:“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,終生伴侶,最誠摯的朋友。”那么,筆者想問一問:這位曾經(jīng)和父母“失聯(lián)”的女大學生,你在多年的大學生涯中找到自己進步的階梯了嗎?你把書籍當成自己最誠摯的朋友了嗎?你把書籍當成生活伴侶和導師了嗎?正是因為自己在學習方面過于浮躁,正是由于自己過于貪玩,才沒有讓時光把自己的前程照亮,正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大于刻苦學習,才不知道“勤能補拙”,更不知道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”。如果不能吃得苦中苦,又怎么能使自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?
周恩來總理生前說道:“加緊學習,抓住中心,寧精勿雜,寧專勿多。”作為大學生,如果經(jīng)過幾年的學習連畢業(yè)證也拿不到,的確令人震驚。說明自己學得不精,學得不專,學得不深不透;說明自己是在囫圇吞棗地學,說明自己是在應付考試,并沒有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終生大事。如果能靜下心來認真刻苦專研,就不至于讓自己在考試中出現(xiàn)很多掛科問題,更不會讓自己拿不到畢業(yè)證。如果在失敗面前不認真反思,而是采取躲避的方法對待以前的缺點和錯誤,這是很危險的,而且會讓自己失去前進方向。
毛澤東主席生前教導我們:“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,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,必須從不自滿開始,對自己,“學而不厭”,對人家,‘誨人不倦’,我們應取這種態(tài)度。”學習必須靠自覺,如果沒有養(yǎng)成自覺學習的習慣,靠別人施加壓力被動學習,那就無法取得事半功倍之效。學習的動力在興趣,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,絕不是給別人學習。只有端正學習態(tài)度,才能找到學習的興趣和動力;只有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,才能努力克服各種困難,然后因難而上,把沒有學好的知識盡快補上。如果不在學習中學會查漏補缺,那是無法讓自己攀登上知識寶庫中的進步階梯的。
《韓非子·喻老》中曰:“志在難也,不在勝人,在自勝。”其意思是,人的意志最艱難的地方,不在于戰(zhàn)勝別人,而在于戰(zhàn)勝自己的弱點。作為大學生,不能讓自己徒有虛名,而應當讓自己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大學生。那么,就必須不斷地尋找自己學習中的弱點,并對每一個弱點認真對待,絕不馬虎從事。而且,在學習中應當主動向老師和同學求教,把別人好的學習方法加以借鑒和消化吸收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自己插上飛翔的翅膀,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,并從中獲得樂趣,并讓知識轉化為自己所需要的物質(zhì)和精神財富。
總之,作為女大學生必須樹立自愛、自尊、自重、自省、自信和自強的理念,絕不能用逃避現(xiàn)實的方法與父母產(chǎn)生“失聯(lián)”,那樣只會更讓父母更加牽掛和傷心。只有從哪里跌倒,再從哪里爬起來,才能讓自己變成真正的強者。你說呢?(郭喜林)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sanmuled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