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喜林:老人倒地眾人扶,人人都是活雷鋒
時間:2014-03-15 17:23 來源:川北在線原創(chuàng) 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:毛青青
戴維·德克爾先生說:“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,尊敬不僅表現于口頭上,而且應體現于實際中。”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先生說:“老來受尊敬,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特權。”但是,這些人類最美好的精神追求,曾經在我們這個古老的文明國家迷失過。老人摔倒了,沒人敢扶。因為,人們怕被訛。然而,盡管那是極少數中的少數現象,但人們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。所以,老人摔倒扶不扶,曾經被人們廣泛熱議。然而,值得慶幸的是,河南漯河市
82歲的老人摔倒后不僅有武警戰(zhàn)士先去攙扶,而且眾多路人和商戶也爭相攙扶。這真是老人倒地眾人扶,人人都是活雷鋒。
據大河報
3月
15日報道,前日,幾名漯河市民專程趕到武警漯河支隊,將一面寫有“魚水情深繪美景軍民團結鑄長城”的錦旗送到22歲的戰(zhàn)士李元航手中并連聲致謝。馬年春晚小品《扶不扶》引起全國觀眾的熱議,現實版的《扶不扶》在漯河市區(qū)真實上演——82歲的老人摔倒后,武警戰(zhàn)士李元航和多名路人、商戶爭相攙扶,直至把老人抬上擔架送往醫(yī)院救治。今年50多歲的網友“心海”,是漯河市一名攝影愛好者。3月9日下午,他途經漯河市泰山北路的市人口計生委對面的人行道時,看到一名老人摔倒后被眾人相扶的感人場景,并用自己隨身攜帶的相機記錄下了全過程。
由此可見,扶不扶并不是一個社會問題,而是一個遍及全國各地的心態(tài)問題;由此可見,不敢扶與不去扶,其實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和兩種心態(tài)。不敢扶,是被社會輿論擴大了一些社會問題的負面影響所致;不去扶,是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與我無關痛癢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扭曲心態(tài)。以為這樣,就可以心安理得了。然而,切莫忘記,如果當自己到了年老體弱的年齡,摔倒在地無人相救時,那就會悔之晚也!
所以,我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在其《孟子》中曰: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”意思是,
“尊敬自家的長輩,推廣開去也尊敬人家的長輩;愛撫自家的兒女,推廣開也去愛撫人家的兒女。”也就是說,要像尊重我自己家的老人一樣尊重別人家的老人,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家的孩子。“故,人不獨親其親、不獨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、壯有所用、幼有所長、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(yǎng)。”人與人之間,只有相互愛撫,相互關愛,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和諧穩(wěn)定,才能使我們的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,其樂融融。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sanmuled.cn/